9月13日,泽州公司邀请晋城市委党校副校长卢路教授为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所属支部党员代表作了一场题为《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讲座。卢路教授从党代会的功能和作用讲起,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要性、十九大报告的重大判断等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指导意义,深入讲解十九大报告精神中的历史新方位、历史新使命、理论新飞跃、强国新战略、矛盾新内涵、发展新理念等亮点,并着重论述了以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为支撑的强国新战略。
信仰是力量的源泉
十九大报告中写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卢路教授给大家讲述了一对革命夫妻做生意,所得全部用来支持革命事业,后来向周恩来总理申请留下一块银元作纪念的故事。革命战争年代,是何种力量造就了革命者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方志敏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在狱中写下气壮山河的革命誓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革命战争年代,理想信念体现在生死考验上;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理想信念体现在岗位和行动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理想信念问题,“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挫折中奋起、在困难中成长,一条基本经验就是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讲座上,卢路教授多次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且在“十四个坚持”中,包括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保持从严从紧从实的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绩值得肯定,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们党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在挑战和考验面前,必须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提供的政治保证。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昌盛。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谈到中华文化影响力正在全世界不断提升时,卢路教授现场深情演奏并简单讲解了《二泉映月》《梁祝》等经典二胡曲目,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整场讲座极具感染力,不时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泽州公司希望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再次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进一步深入理解原文、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上级公司统一领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公司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