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在单位每天诵读《弟子规》,作为职场新人的我感触良多,尤其是对“孝”以及和同事相处这两方面。我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就应该把其中的道理贯彻到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从中可以看出,在学做人和学做事两者中,《弟子规》尊崇孔子的思想,认为应该以学做人为优先,之后还有精力的话再去学习知识技能等等。那么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认为在和同事相处的时候应该,首先做到尊重同事、与同事相敬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种亲近是指与同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与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我们自己的德行、做事能力也能够迅速的提升。其次是努力提升自己,获得大家的尊重。“人所重,非貌高”,意思是一个人会值得尊重,不是因为他长得好看,也不是因为他有权势,而是因为他的品德涵养都很好,他足以服众人,大家看到他的言行和举止,就会从内心不由自主地敬仰他、尊敬他。所以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真正做到与人为善、以德服众。再次是要善于学习其他同事的优点。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学习其他同事的长处,才可以在集体里立足,同时,一个集体如果想要取得成绩,就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在“孝”的方面,《弟子规》也让我感触很深。我从小接受了来自父母的许多关爱,但却没有做到一个子女应当给予父母的尊重与孝道。在弟子规中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想告诉我们,父母呼喊你,应立即答应,不要推迟;父母要求你所做的事情,要认真仔细地去对待,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对父母经常说的话却是“等一下,马上”,从未立即开始他们给的任务,甚至会用极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在我小时候,妈妈做饭时经常喊我打打下手,我也乐此不疲。但有一次我正看电视看的入迷,妈妈喊我帮忙,我却没有立即过去,而是一直口头答应但还在看电视,最终母亲非常生气训斥了我。但那时我认为,我只不过没有及时过去而已,又不是什么大错,非常不理解甚至有点儿抱怨母亲。但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才发现,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最基本的尊重我都没有做到,是我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还在心里抱怨母亲,实在是太不应该。 学习和实践《弟子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指引我们成长的一盏明灯,以上是我这几天学习的一些粗浅认识,我会继续努力、继续学习、继续进步。(唐雨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