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企业文化
学习园地
    -  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浏览内容
【粽香端午】又到端午

发布时间:2018/6/27 11:29:24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夏节等,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百姓们怕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从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演变成吃粽子的习俗。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除了粽子,孩童们手上、脚上系着的百索也是端午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也会给我捻一条百索。当天若起得早,我便能看到晨曦中的母亲,安然地坐在椅子上,手里牵着不同颜色的线,五彩线在母亲灵巧的手指上翻飞,我痴痴地望着母亲,直到她为我戴上端午索。这“百索”一直要戴到农历的六月初六才能解掉,解下来的“百索”会被扔到房顶上去,这样“百索”会被鸟叼过去做窝,这样预示着孩子们能够步步登高,真是良好无比的寓意啊!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逝去,可那些幸福的记忆是永远褪不去、磨不尽的。转眼又到端午,“母爱牌”的粽子如期而至,剥开粽叶,咬一口,满满都是妈妈的爱。(宋俊)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城泽州公司